會員通訊錄
<< 大陸太湖西山島的研究室 >>
張貼者: hsm (master)
張貼日期: 2002-11-14
大陸太湖西山島的研究室
這是一個魚菜共生研究的大本營.
五月十三、十四兩天在中華民國農訓協會天母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兩岸養殖漁業交流研討會,吸引百餘位產官學聽眾參加,其中有自彼岸的中國水產學會的出席人員。
由水產科學院漁業水體淨化技術與系統研究重點開放實驗室丁永良研究員所介紹之納米技術導入21世紀水產養殖業的革命性展望。
藉由納米技術強調的小尺寸及表面效益,進而能達到由量變而質變的特性,則將來所謂的納米養魚未嘗不可能。其介紹的納米生物助長器,據稱經由吸收周圍的電磁波,可轉換成能量再向周圍物質傳遞以提高活性,可增強水、飼料的活性和能量,該類產品據稱已在大陸幾個省份推廣試用,並已具3,000萬元人民幣之產值。
個人對其中產品較有興趣的幾點包括所謂納米塗料,此塗料因屬無機,若能應用於箱網之網具上,應能減少網具生菌藻的速度且無二次污染公害的問題。另外若製成納米飼料,據稱能提高魚蝦腸胃的吸收能力,並具抗菌功能而無傳統用藥產生抗藥性及藥物殘留的情形。納米技術能廣為應用成功在養殖業,則不諦是養殖業的新革命。
由張明華主講的魚菜共生系統。所謂魚菜共生系統是指以飼料為物質、能量之投入,既是魚類營養源,也是蔬菜直接或間接的營養源,但主要產品為魚類,附帶產品才是蔬菜或其他植物,具無公害特性。此為集約式養殖相較,觀念上是更進步,因其實現了環境自我淨化的優點。這類系統已在歐美等國實作,英文名稱為aquaponics,較此篇英文摘要所列關鍵字Fish and Vegetable co-existing systems engineering簡單多了。
台灣受到於水土資源的限制,陸上之淡水魚菜共生系統似乎不可行且無經濟效益,
但海水之魚菜共生系統據報告人指出已在海洋大學養殖系進行石蓴與海水魚共養的實驗,在這方面或有發展空間。這也便我聯想到若能順帶推廣耐鹽性植物與海水魚的魚菜共生系統研究,
或許能為將來萬一發生的糧食不足問題作一先鋒前導的研究。
文字部份取自兩岸養殖漁業研討會心得(水產養殖工程師 賴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