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會員通訊錄 |
|
|
|
|
|
|
| |
|
|
|
|
養液氣曝增加溶氧好不好?
發言人:hsm (master) |
203.217.125.173 |
|
|
2013-12-20 22:26:15 |
:==> 在 " hsm " 的文章中提到:
由濃度單位ppm ( parts per million ) 換算百分比 ( % )。10000 ppm等於 1% 因此大氣裡氧氣含量是20.942 % 也就是20萬ppm 因此氧氣不足氣曝有效
http://petbird.tw/article2935.html
魚類在溶氧3.0 ppm時的飼料利用率,要比4.0ppm時減少一倍。魚類在水中溶氧量達到4.5ppm以上時,魚的食慾增強極為明顯,達到5ppm以上時,飼料利用率達到最佳數值。
有人研究表明:當水中溶氧量從7.6ppm下降到3.1ppm時,飼料利用率降低5.6倍、生長速度降低9倍至10倍。熱帶魚要求水中溶解氧含量7ppm以上,如果水中溶解氧降到5ppm時,熱帶魚就會“浮頭”,這時如不採取措施,熱帶魚就有被窒息死亡的危險。
★魚單位體重的耗氧量隨魚體增大而減少,單個魚的耗氧量則隨魚體的增大而增加。隨水溫的增高,魚類新陳代謝旺盛,魚的耗氧量也高。魚的採食量越大,耗氧量也越高。為使魚迅速生長,保證水中高溶氧是極其重要的。
★需要指出的是,並不是水中溶氧量越高越好,當池水中溶氧量過飽和度達150%以上,溶氧量達14.4ppm以上時,易引起魚類氣泡病。此情況在常溫常壓下我想它不易發生,常壓下過多的溶氧會自動從水面逃逸。
|
|
發言人:hsm (master) |
218.162.27.240 |
|
|
2004-03-24 18:04:20 |
:==> 在 " johnmo " 的文章中提到:
一般自然界的水域藻類會在白天提供超過魚類與根系所需的氧氣.夜裡沒有陽光就是利用水中本來的氧氣.
.
因此魚類清晨的時間是溶氧的關鍵期.如果溶氧不足會浮頭.甚至死亡
.
養殖魚塭也會在深夜到清晨提供高密度養殖的供氧氣曝
.
另外個問題是在水耕栽培上.有時候拌合肥料利用氣曝的模式會引起肥料化學氧化作用造成沉澱.反而形成反效果.
.
|
|
發言人:johnmo (v0182) |
218.103.196.180 |
|
|
2004-03-23 23:34:02 |
:==> 在 " hsm " 的文章中提到:
水底的藻類會在白天供應氧氣讓水面植物呼吸,但是晚上藻類會倒過來消耗氧氣而釋放CO2,那麼對水面植物或魚類有怎麼樣的影響?而在晚上水面植物的根部又會進行怎麼樣的活動呢?
|
|
發言人:hsm (過客) |
61.223.144.179 |
|
|
2002-10-21 14:08:30 |
:==> 在 " hsm " 的文章中提到:抱歉.你問的另一個範圍應該是一般的水耕栽培.水耕栽培.時養液槽是不容許見到陽光的.換言之就是水中沒有藻類.沒有藻類就沒有氧氣.沒有氧氣植物的根就會爛掉.所以一般水耕是必須氣曝的.
氣曝的方式.可以流動式.打氣式.高低差掉落式.噴霧
式....其實再怎麼式都是要吃電的.要吃電就是要成本.要錢錢的.
|
|
發言人:hsm (過客) |
61.223.144.179 |
|
|
2002-10-21 13:52:28 |
:==> 在 " George Wu " 的文章中提到:問的好.一般水產養殖時目前台灣多用集約養殖.也就是定時投入大量的飼料和養高密度的魚.換句話說.水質必然奇差無比.所以.三天兩頭就必須抽取大量的地下水來換水.這就是為什麼沿海土地.地層下陷.又被海水侵入地下水無法耕作了.而養殖戶也不喜歡阿.因為氣曝水車.抽地下水的電費佔了20%成本.........想想看生態失去平衡嚇不嚇人
|
|
發言人:George Wu (過客) |
218.163.1.26 |
|
|
2002-10-21 08:23:05 |
:==> 在 " hsm " 的文章中提到:
魚菜共生,應該是著眼於無耗能的生物鏈系統,才有價值不是嗎?
增加溶氧的方法有哪些呢?
|
|
發言人:hsm (n1284) |
61.223.147.213 |
|
|
2002-10-20 11:00:54 |
原則上增加水中溶氧好的,只是耗電成本較高。
|
|
|
|
|
|
|
|